▲戶型改造前后對比圖
▲動線布置圖
入戶
利用緊湊的空間實現了“兩面收納”,左邊垂直于入戶門右側,打造中底鏤空鞋柜,確保基本的鞋子收納,鏤空處設手掃燈,預留插座,增強生活體驗感。
背后設置平行柜,朝向過道,上半部分鏤空,靈活收納展示品、書籍,下方設備用小電器的儲藏柜。
客廳
隨后望向客廳,整個空間一覽無遺盡收眼底。由于鞋柜的結構設置,原本的客廳空間會被壓縮得很小,打通客廳的陽臺對整個空間起到了擴充作用。
主色調以白色、原木色打底,濃濃的日式樸實自然氣息鋪面而來,細節上處理得更高級化,融入了更現代的無主燈設計,豆沙色的沙發背景墻呈點睛之筆,豐富了空間,溫馨自然的感覺很治愈~
多功能區
▲由陽臺改造成的多功能區
作為客廳空間的延伸,實現了“大客廳”的功能和視覺效果。地臺、柜體,提供了充足的收納儲備,解決房子小儲物少的問題。對大人來說,這里也是一個休閑、會客的好位置。
▲角落的洞洞板懸掛區(收納小物件)
過多的柜體,勢必會帶來緊迫感,所以需要有層次的變化,通過儲物模塊的有序排列,并增加燈帶烘托氛圍,讓整個儲物區域變得更加“輕盈”,弱化厚重感。
▲辦公閱讀區
右側還延伸了一部分,連帶壁柜打造了一組定制書桌,方便臨時辦公用,也是一個極佳的備用閱讀區。側面“壁龕”的設計很巧妙~
豆沙綠的色系,還能給人一種凝神靜心、護眼緩解視覺疲勞的作用,所以書桌背景墻也用到了,前后也是一個色彩的呼應,很細心。
小戶型的設計當中,往往存在著“取舍有度”這個概念,雖然缺失了陽臺的洗曬功能,但卻實現了更多功能的配置和呈現。
餐廳+廚房
通過打通廚房的非承重墻,把原本喪失的餐廳功能找了回來,設置于客廳和廚房之間。
模塊上,完美銜接了左側書桌,視覺整體感更好。功能上,利用了客廳廚房的過度區域,把空間極致利用,又能增強視覺深度。
▲廚房操作區全景
背后的廚房,視覺也包含進了一個小陽臺的面積。(就在餐桌背后的左側)利用這個空間設置了更多的收納區,也藏入了更多實用的廚房電器。
地面的六角磚和墻面的小白磚,形成了不同幾何體排列的層次對比,木色櫥柜呼應整體空間格調,為了讓整體采光更好,通過給吊柜增加輔燈,確保了夜晚操作看的一清二楚。
▲烹飪區
▲切菜區
▲集成灶、洗烘套裝
集成灶讓開放式的廚房油煙散發更少,做衛生更方便。
右側用防火防油板隔開一個迷你“洗衣房”,裝入洗衣機烘干機組成的“洗烘套裝”,基本上解決了晾曬問題,緊接著右側設置冰箱。
主臥
硬裝部分,實際上延續了客廳無主燈的設計,細節上增加了一點雙眼皮石膏線造型,可以起到拉伸空間層高的作用,搭配防炫目筒燈的燈光效果,豆沙綠的背景墻變成了“薄荷綠”,很清爽的感覺~
帶有反光效果的衣柜,能讓整個臥室區域顯得更為明亮干凈。
無拉手的衣柜門,非常簡潔大方。
這里就沒用百葉窗,白紗簾加遮光布,遮光效果更好,也能起到防曬的作用。
衛生間
▲衛浴區域和附近的改造細節標注??
原本的衛浴空間太小,改造后向外拓展了一些,實現了洗漱臺外置。兒童房向外拓展了一些,也確保了鞋柜設置的區域不會造型視覺突兀。最后是減少了主臥門口的過道空間,實際也不影響主臥整體空間效果,很完美的細節優化設計。
還利用干區對面門垛中間的墻體,設置了備用的雜物柜,竹編的柜門飾面非常有自然樸實的氣息。
洗漱臺外置之后,內部因為空間小實際可以不做干濕分區,這樣通風效果也更好。
兒童房
架高的兒童房,讓小孩子睡起來很有安全感,下方是小小的休閑區,也擺放了備用的小衣柜。
▲緊挨著的學習區
這套案例的厲害之處在于,通過巧妙的設計,幾乎把小空間的利用率發揮到了極致。要是能給你帶來裝修靈感,可以點贊收藏~